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主入口透视图
教学楼透视图
图书馆透视图
体育馆透视图
校园广场透视图
校园局部一角透视图

新建的广州市第二中学是全日制寄宿示范性高中,选址在科学城箩南路以北,规划的丰乐路延长线在校区东面穿越。校区自然地形由一座小山丘以及周边坡地,洼地组成。西面、北面均连接山林自然保护区,水源、林木丰富,环境优美。周边地块科学城规划为一类商业住宅用地。校区规划占地面积300亩约200,000平方米,估算建安投资12338万元。办学规模高中60个班,学生总人数3000人,教职工230人。

建筑总用地:   200000平方米

建筑总面积:   86000平方米

1)总平面构思:本方案构想来源于庄子《逍遥游》中的开篇名句,取其“鲲鹏万里”之意,同时紧密结合二中新校区的地形地貌特征,以“一核、三轴、三区”为原则将整个校区有机组合,“一核”为主教学核心区,包括教学楼、实验楼、艺术中心、图书馆、行政楼设计中用一象征鲲鹏展翅的圆弧景观长廊将其一一联系起来。“三轴”为三条校园轴线,其中一条校园主轴线,从校园的主校门北上,依次为校前区广场、入口大台阶、主教学楼群、中心广场、图书馆、湖面、体育馆,另外还设计了二条纵横向的步行绿轴,横向轴线起于东面自然山坡,依次为中心广场、实验楼、台阶、湖滨广场,科技馆与俱乐部,预留发展用地;另一条纵向轴线贯穿生活区,并连接教学区;三条轴线均以自然山体为背景结束,自然作到人车分流。同时在手法上吸取中国古典建筑中借景、对景的手法,在各轴线起承转合外均设置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广场、庭院,辅以精心设计的绿化、雕塑,使整个校区显得恢弘大气而又不失轻盈飘逸。人行走于整个校区,一步一景、景随人转、层出不穷,产生“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”的意境。


(2)功能分区

A.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上,强调功能分区、动静分区、生活学习分区,强调各功能分区的交通流线组织,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。

B.教学区放在用地中心位置,体现核心地位。以开放的中心广场及尺度宜人的教学庭院,构成了一处美好的城市景观。

C.生活区设计在用地西北侧,避免了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干扰。

D.运动区布置在用地北侧临道路边,除满足学校自身的使用外,还可以向社会开放体育馆、礼堂、体育场等场所,以改善周边社区的硬件条件,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体育需要。

 

3)竖向规划构思:现位于越秀山的二中建筑依山而建,入口为步进式阶梯,寓意二中学生不畏困难,索求知识,坚毅攀登精神,而拟建科学城校区也位于自然山体中间,临道路侧为一小山丘,水源、林木丰富,考虑到二中的传统,以及结合防淹、防涝设计,在设计中将主教学区置于小山丘顶,前面同样设计了以步进式阶梯,使新校区和老校区一脉相承,保留东侧山坡,用以挡住道路噪声,建筑向东面开敞,产生“极目楚天舒”的效果。同时,利用西面山坡布置教学楼,教学区向湖面和山体敞开,达到“书声入谷,宁静致远”的意境。

主入口透视图
图书馆楼透视图

1)“山水学府”是本方案环境构思的源泉,考虑到二中环境,设计中将两条从北侧自然山体的两条溪水加以改造、利用使之在临路山丘和谷底形成自然湖泊,使湖泊围绕住整个教学区,,自然分开教学区、运动区和生活区,湖光山色成为校园一大特色。中心广场是校园空间的重点,行政楼、教学楼和艺术中心、电化教学楼有节奏的排列与图书馆构成了开放、活跃、庄重的中心广场,图书馆是建筑群组中的主体,但整个小区的视觉焦点则在中心广场。广场的周围建筑底层架空,布置一系列的小品和座椅,学生在这个空间中成为舞台的演员,四周的建筑则是观众和背景,使整个广场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校园中心。

环境与体育馆的结合

2)环境设计:在校园环境设计中,力求精致、细微的反映学校建筑的特点,让“一草一木皆参与教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