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校园功能构成及分类—— 对设计项目的功能组成进行分析、归纳
教学主体建筑(教学、办公、实验)
体育活动场地
道路及环境绿化
其他附属设施及园地
2、校园总体布局(图1)
—— 总体上把握环境特点、功能要求、设计原则,有机组织各功能空间及其相互间的关系
(1)出入口的设置
选择靠近主要街道的次要道路, 交通便利,安全
面向所服务的住区,不横跨主要道路
校园入口处要有充足的空间缓冲,以利于交通组织及车辆停靠
入校后应直达教学楼,不应横跨体育场及绿化区
有利于总平面布局、功能分区及校内道路组织
(2)交通流线的组成及组织原则
(3)教学用房建筑朝向及间距
良好的朝向对采光、通风、采暖有利
学校中对朝向要求高的有: 普教,阅览,办公,宿舍
要求一般: 自然教室,食堂,多功能厅,科技活动
要求弱的: 储藏,器材,厕所
防噪间距
教学楼与教学楼、图书馆、试验楼、办公楼长边相对,间距不应小于25米;
教学楼长边与运动场间距同样不小于25米;
办公楼、图书馆、试验楼、专用教室等建筑长边相对时,间距不应小于15米
防火间距
参照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。教学楼间距不小于6米
日照间距:
卫生角度考虑的日照时数,要求冬至日保证底层满窗日照≥2小时(中小学设计规范)
(4)运动场地的设置
小学 200M环形跑道( 60M直道)、球类运动场
中学 250-400M环形跑道(100M直道)、球类运动场
(5)总体布局的形式
环绕式、前后式、并列式布置
3、总平面设计要求
⒈符合国家有关规定、指标、规范、标准。
⒉平面布局合理、功能分区明确(教学用房、运动场地、服务用房、生活区等满足合理的
⒊解决好朝向、采光、通风、隔声等问题。
⒋教室长边相对和教室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 m。
⒌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。校门处应留出充足的缓冲距离,以利于交通组织及车辆停靠 。
6.音乐教室、琴房、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他教学用房的位置。
位置:相对独立式,走廊尽端,顶层。
7.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,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。
8.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。
9. 运动场地:
A .课间操场: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。
B.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,足球场可根据条件设置,也可设小足球场。
C.田径运动场:小学 200M环形跑道( 60M直道)、球类运动场
中学 250-400M环形跑道(100M直道)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、球类运动场
D.球场、田径场长轴宜南北向为宜,球场和跑道皆不宜采用非弹性材料地面。
E.风雨操场应根据条件和情况设置。
(图2)
4.校园交通流线与出入口设计
(1)校园的交通流线:人流、车流
人流: 主要是学生活动人流,其次是教师及外来者。
• 特点:人流活动频繁,大股人流集散时间集中,动静具有间歇性。
• 因此在学校总平面设计时,必须重视学校的人流组织与交通路线。
• 原则是学校交通路线应直接、安全、通畅、方便。
车流
• 校园内车流主要是总务、后勤、食堂的供应及校办工厂运输的车行流量。校园内应对车的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• 在学生活动范围应禁止各种车进入,以保障学生安全。
• 不论何种规模的学校,应在学校范围内围绕校舍设计环形的消防车道。
• 小轿车停放场地,应设置在校园入口广场附近。
(2)校园出入口的设计
⑴选择靠近主要街道的次要道路, 交通便利,安全
⑵ 面向所服务的住区,不横跨主要道路
⑶ 校园入口处要有充足的空间缓冲,以利于交通组织及车辆停靠。
⑷入校后应尽快到达教学楼,不应横跨体育场及绿化区
⑸有利于总平面布局、功能分区及校内道路组织